十多年前,作家舒乙由北京出发,沿大运河南下,行至山东济宁忽眼前一亮:一条大河就在桥下。河中两队货船逆向交错行驶,每队都有点像列火车,彼此头尾相衔,蔚为壮观。从济宁南向杭州,运河水面开阔,航船往来,一派繁荣。作家慨叹:大运河,多一半还活着!
没错,大运河与航运,就像一部合唱的两个声部,交织重叠,不可分割。航运的初始功能还在,大运河的活力就在。
追溯历史深处,大运河的脉动最初呈现的是漕粮食盐的白色。明清以降,“京师根本重地,官兵军役,咸仰给予东南数百万之漕运?!贝笤撕拥牟ㄌ卫铮扔诚肿盼拿鞯男怂ジ?,也激荡着历史的起伏跌宕。漕船船工沉重的船篙、纤夫汉子滚动的汗珠、码头脚夫弯曲的脊梁……本是这幅千里通波长卷的底色。一个个码头,南北杂货、绸缎布匹“纷呈列岸”;一座座商埠,从沉寂到崛起、从闭塞到开放、从贫乏到繁荣,无不与航运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不舍昼夜,大运河的粼粼波光中依然闪耀着货畅其流的金色。能耗少、排放低、运量大,这些水运的独有特点,使大运河在今天仍然朝气蓬勃。淮扬段和苏南段,向来是大运河通航条件较好的区段。在江苏,运河货运量占综合运输总量的两成。大运河,不仅是赓续文脉的文化遗产,也是惠及当世的黄金航道。
行走运河,你会发现,大运河的面貌悄然发生着改变。增设船闸、疏浚河道、提升标准、区域协同,运河沿线越来越重视大运河航运功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多个地方接连出台举措,为新能源动力船舶提供补贴、在现有船只升级安装环保设备、于沿线码头配备污油污水回收及岸电装置、编列?;匪耸谐∽既敫好媲宓ァ?/p>
绿色领航,大运河在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旋律中风帆再举,续唱传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