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重大部署,且把“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汪礼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在新形势下,开启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我们必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中小企业这支生力军,应该勇做先锋队、马前卒,发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潮,在开放中筑牢自信,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发挥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生力军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五次提到“一带一路”建设,汪礼俊说,这传达了三方面信息: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三是“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其中,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和?;て笠导揖?,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
“显然,中小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蓖衾窨《源吮硎?,当前,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对外合作的主力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鼓励和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
合纵连横,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兵团作战”是汪礼俊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措施。他认为,针对中小企业单船出?!靶?、散、弱”等弱点,需要鼓励中小企业加强联合,积极协同,充分协作。
一是以基建项目合作,带动产能合作,打造核心产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配套关系,拼接整体优势,组成“联合舰队”,促进全产业链“走出去”。二是运用PPP等创新模式,组建战略联盟,开展跨境撮合,加强战略规划、投融资、法律、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领域的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中小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领域,如铁路、钢铁、电力、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等,国有大型企业主要发挥“领头羊”作用,中小企业则因自身规模、资金、技术等问题无力独立参与,可通过上下游、供应链、产供销等形式参与合作,发挥灵活度与敏锐度强的优势,实现协同互补,降低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