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会期间,渭南市也积极搭建交流对话、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抓住“一带一路”及大关中城市群建设中渭南的优势,全面推介渭南的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据了解,渭南重点对外推介项目223个,总投资2766.14亿元。渭南市代表团集中签约了36个合作项目,总投资596.57亿元,涵盖了农林牧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服务业及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渭南的资源优势、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实施,将成为促进渭南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5月10日下午,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声智库、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产业合作大会举办。大会旨在将渭南国际、国内近20个友好城市的优势产业资源集中导流到渭南,持续推动渭南产业聚集、融合、创新发展,以及推动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产业合作园、文明互鉴园、中非风情园和“一带一路”特色产品展销中心等项目落地渭南。
携手共进国声智库助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本届丝博会期间,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徐蕴峰被聘请为渭南市招商顾问。徐蕴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办好丝博会”。本届丝博会肩负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当好论坛成果的实践者和项目的落地者,承载着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陕西智慧”的重要使命。国声智库将充分发挥其思想、智慧、传播优势,持续助力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为将西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亚欧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渭南建立友好城市联盟、打造“一带一路”品牌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国声智库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智库观”的新型智库,是一个开放、共建、共享的智库平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方向,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城市外宣等多层面持续发挥咨政作用,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撑。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国声智库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的智力支持。国声智库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举办“一带一路”核心区专家座谈会,举办“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智库论坛,并将于今年9月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智库峰会”。丝绸之路智库峰会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国声智库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对“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和文化旅游、科技、大数据、大健康、金融、知识产权、世界遗产、生态?;さ榷嗔煊蜓景咐薪锥涡允崂怼⒆芙?,发挥智库合力,形成更多高端研究成果,推动中外智库交流合作,打造新型智库人文合作平台,为共建“智力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方案。
国声智库成立了“一带一路”核心区专项课题、中国春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与中国原点新城创新发展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与河南中原水产物流港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与辽宁建昌古城文化旅游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与文化养老专项课题等,系统研究各行业、各地区对接“一带一路”的政策、机制、路径,形成“丝路文库”专项成果。同时,国声智库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与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及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携手,推广“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样本工程;与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携手,推动“长安芯”硬科技产业发展;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朝阳支行携手,围绕“一带一路”城市建设、“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自由贸易示范区建设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徐蕴峰表示,国声智库正在积极探索“智库+”新模式,利用新型智库在“+城市”“+金融”“+品牌”方面的优势,聚集高端智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与知识服务业人才,发挥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一带一路“智库科学城建设和新型智库产业化发展,建设“开放、共建、共享”的全球性智库平台,增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