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化遗产合作长廊”
《环球》杂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和联合考古领域收获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一带一路”文化领域建设有何意义?
胡冰:近年来,中国开展的文物?;ば薷醇跋喙乜萍佳芯俊⒆ㄒ等嗽迸嘌?,陆地和水下联合考古发掘等国际合作,有力地证实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交融、文化相通的渊源,凸显出丝绸之路自古就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之路,促进了中外文保理念、技术和人员的交流,体现了我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技术实力,展示了我负责任的文化遗产大国形象。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他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时,参观了撒马尔罕兀鲁伯天文台等历史文化古迹,提出中乌两国可在文化遗产领域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合作。随后,中乌两国开展乌世界文化遗产地希瓦古城的?;ば薷春献?。
2018年是柬埔寨吴哥古迹?;す市卸?5周年,中国政府在这一国际行动中展示了文化遗产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从行动伊始开展的周萨神庙?;ば薷垂こ?,到如今茶胶寺、王宫遗址、崩密列寺和柏威夏寺“两地四处”的文保修复合作,中国的文保队伍在保护柬埔寨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舞台上,展示出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和中国技术,得到了柬埔寨政府、人民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茶胶寺保护修复工地被誉为吴哥古迹?;ば卸凶罨钤尽⒆钣猩?、最有明显成果的工地。
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期间,与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见证《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启中沙文化遗产合作新篇章。中沙据此开展合作,在位于沙特红海之滨的塞林港遗址开展联合考古发掘,这是中国首次派出专业考古队伍与阿拉伯世界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开启了中阿合作的新窗口,也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更多史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沙方考古队员中,包括一名2017年中国为沙方培训的该国第一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
截至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开展的文物?;ば薷垂屎献鳎拱岵炊拥侣季挪闵衩肀;ば薷聪钅?、尼泊尔努瓦科特王宫?;ば薷聪钅亢兔宓槠迅仕に卤;ば薷聪钅康?,而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保护工程已顺利竣工;联合考古合作已覆盖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肯尼亚、洪都拉斯等国。据统计,目前我们开展的文物?;ず涂脊藕献饕迅哺?0个国家共计41个项目,足迹几乎遍布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一条活跃的“文化遗产合作长廊”。
参与文化遗产领域全球治理
《环球》杂志:近年来,在参与文化遗产领域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有哪些作为,如何彰显国际道义和文化遗产大国担当?
胡冰:201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出席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け粑N幕挪驶嵋椤;嵋橹荚谠诹瞎炭莆淖橹蚣芟?,通过设立“?;け粑N幕挪驶稹焙徒ⅰ肮饰奈锉苣阉纭保С趾图忧勘;け粑N幕挪墓市卸A跤裰榫殖ぴ诖蠡岱⒀灾斜泶锪酥泄俳粑N幕挪;さ幕庠负统弦猓⒈硎窘睦泄壹恫┪锕莺臀奈锉;せ瓜煊ⅰ肮饰奈锉苣阉纭钡某?,积极承担国际义务,接受濒危文化遗产临时避难避险,并将积极研究为“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国际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岷?,国家文物局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全球首批3个“国际文物避难所”之一,代表中国政府向“?;け粑N幕挪驶稹本杩?00万美元,并选派代表加入基金会董事会和科学委员会,为?;け粑N幕挪毕字泄α俊?/p>
2017年3月,为躲避战乱而在多国巡展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231件(组)文物珍品在故宫博物院展出。2017年6月在故宫结束展览后,一度面临接展乏力、被迫回运的窘境。面对阿富汗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文物回运前景堪忧的不利局面,国家文物局主动担当,责成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出面与阿富汗驻华使馆协商,全力安排阿富汗文物在华巡展,直至有可靠的第三国承诺接展。自2017年8月到2019年3月,该展已先后在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举办,2019年4~6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